【网络中国节·端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你知道多少?

时间:2022-12-15 00:10:59 | 浏览:1406

端午由来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举行图腾祭祀,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因为楚国首都郢都被秦国攻破而投汨

端午由来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举行图腾祭祀,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因为楚国首都郢都被秦国攻破而投汨罗江而死,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的孝道等说法)。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五”为中。《易经·系辞上》说,天为奇数,一三五七九,五数相加为二十五;地为偶数,二四六八十,五数相加为三十;天地之数相加是五十五。天地数之和都是五的倍数,它们的总和正好二五相逢,所以五月五日称为“天中节”。它们碰在一起才是“正”,是“端午”,这一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

另外,据说五月初五最早应该是对于神秘数字“五”的纪念。“五”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意义巨大,几乎可以说是我们 民族哲学最重要的基础。五行说就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复杂的神秘主义的结合。另外一个就是 “端”者,始也,万物之生,是对万物诞生的一种纪念。

在中国的北方五月五日,是一个凶险的日子,认为家家都要采集辟邪的药草,比如说菖蒲,还要喝辟邪的酒,雄黄酒。

端午习俗之吃粽子

粽子是中国传统的节庆食物,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作为祭祀祖先、神灵的祭品出现,到了金朝的时候才成为了端午节的节庆食物。民间传说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的。据说当年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大为感伤,为了让投江的屈原免受鱼虾的侵蚀,纷纷往汨罗江中投入米粮,希望鱼虾吃食米粮而不损伤屈原的肉身,后来又有传说屈原托梦予百姓说米粮为江中蛟龙所食,若是用艾叶包裹米粮再以五色绳捆绑,则可避免蛟龙,所以就有了后来的粽子。

在春秋时期,粽子被称为“角黍”,是用菰叶包裹着黍米做成牛角状,再使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食物,也称为“筒粽”;黍是北方的黄米、南方的糯米;角,牛角,是祭器。粽子形似“牛角”,取其可为祭品的端正之意。以箬竹叶包黍米,是阴包裹阳之象。

也有学者认为粽子最早为“米包枣”,以米喻阳,以枣喻阴,米为主,枣为辅,取阴阳相裹之意。按最早晋朝周处《风土记》记载,端午除包角黍,还要煮肥龟,皆以其“阳内阴外之象赞时”。东汉末年又出现了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做成的粽子,由于水中含有碱的成分,于是又被称为碱水粽。于此同时也出现了裹着猪肉馅的粽子,广受食客所喜爱;到了晋朝,粽子终于被正式定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这时候的粽子除了一如既往的使用糯米以外,还额外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珍禽兽肉、板栗等食物,增加了粽子的品类;唐朝的粽子已经开始使用莹白的糯米制作,而且在包裹的形状上也出现了菱形与锥形;宋朝粽子里加入了蜜饯果品等物,在诗人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中便有如此记载;元朝明朝的时候,用来包裹粽子的菰叶变为箬叶、芦苇叶,并且加入了 豆沙、枣子、松仁等更丰富的材料;清朝的时候,火腿粽子问世。

端午习俗之吃五黄

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

在端午节的中午吃五黄餐,即是把五种黄颜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端午习俗之拴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俗称五色丝、五彩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绳、健绳。应劭《风俗通》中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青色属木,代表东方;赤色属火,代表南方;黄色属土,代表中央;白色属金,代表西方;黑色属水,代表北方。以动物为标志,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龟蛇),中央为黄龙,均为灵物。实际上,五色丝可以驱邪避瘟的象征意义远比实际功能明显。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记述有将五色纸挂于山中,召唤五方鬼神的巫术,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之意。五色丝线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五色丝系于臂上,或为文身遗俗。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习俗之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端午习俗之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端午习俗之赛龙舟

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考古表明,距今7000年左右,在沿海繁衍的先民就利用独木舟在近海进行捕捞活动。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

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凤舟是源于远古的乌舟,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扒龙舟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之神威,祈福、辟邪。这些龙船平时沉在江湖水底,也有把龙船安放在陆地的木架上,再搭棚架保护的,龙头则放入祖祠供奉。每年的端午前择吉日,龙船就下水或从水底浮起,水手开始训练,直训练到端午参加比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凤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粤闽地区,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有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旧时,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来源:兵团网

相关资讯

毕马威:预计三季度中国基建投资将进一步发力

毕马威同时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走势做出了判断。毕马威在报告中指出,两方面因素是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持续上升的关键,一是在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和宏观政策应出尽出的政策主基调下,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力度明显靠前,财政支撑基建的取向明显,二是当前专项债项目的储备相对充分,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共支撑超过238万个项目。

中国最吉利最好听的10个姓氏

中国最吉利最好听的10个姓氏1、钱。

中国最倒霉的10个姓氏

中国最倒霉的10个姓氏1、吴。

南宁,中国“百强市”!

前50名中,东部33席、中部8席、西部5席、东北地区4席;百强市中东部55席、中部24席、西部17席、东北地区4席。其中,南宁市、柳州市上榜。com联系小编微信:14795720335(添加请注明来意)南宁吃喝玩乐游一网打尽微信号:nnslyj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微信温馨提示【在看】这样每次推送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中国“绿都”南宁,摩天大楼随处可见,会成为中国西南中心吗?

不过,真实的南宁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在我看来,它的发展潜力巨大。行走在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里,给人一种身处自然的感觉,这其中的诗情画意,无不令人陶醉。每一个初次来到南宁的人,都会被它的城市面貌所吸引,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城市建设这一块,南宁领先了广西其他城市不止一步。

上海简介——游遍中国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端,平均海拔为4米,仅西部松江区有少数残丘,天马山最高,海拔982米。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接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

明日端午,推荐5道经典待客菜,有荤有素吃着香,全家夸你是大厨

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在这个家人团聚的日子里,端午的习俗可不能忘,吃粽子、放风筝、挂艾草等,都是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所以又被称为“屈原日”,在这天的家宴也是少不了的,作为一年只有一次的节日,家。

中国人经常挂嘴边的15道美食,果然菜名有趣的才更出名,也更好吃

兰州拉面——经过敲打,折叠,拉之后,面条吃起来非常的柔韧有嚼劲。左宗棠鸡肉——很好吃,但很多人都不认识正宗的左宗棠鸡肉,这也是美国人口中的最爱。麻辣小龙虾——从暖和的春天到渐冷。卤鸡块——骨头越多的鸡块吃起来越嫩,这种卤鸡块蘸着酱吃最安逸了。

端午将至,分享10道好菜,有荤有素,省事好吃,家宴聚会不发愁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端午节临近,这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热闹非凡,民间有赛龙舟、放纸鸢、栓五色丝线、食粽子等多种传统活动,除此之外,一家人也会相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加强家人之间的感情。端午时节正值盛夏,天气比较炎热,

歪果仁眼中最经典的中国美食大集锦,你绝对想不到会是这些!

有哪些让人感觉「惊艳」的中国美食?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历史悠久,要说是吃,那绝对是中国人最会吃的,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经典美食,并且丰富多样,其中衍生而来的饮食文化同样是博大精深,比如现在被大家所熟知的八大菜系,还有各种只有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生肖兔运势网北方稀土A股今日渭南世纪数藏NFT福建旅游网长沙新闻资讯网王者荣耀游戏网冰岛旅游官网龙岩头条新闻网南宁分之道官网鼠宝宝起名大师网少儿培训学习网焦作新闻头条网今日聊城南宁午托网三门峡新闻头条网今日铜陵平顶山新闻头条网测绘学习网今日衡水衡阳新闻头条网今日淮北芬兰旅游网大族激光A股今日滨州易经国学起名网天天基金行情网平原上的火焰电影网龙马精神电影网旅行社信息网
端午节气网-端午节的由来简介,端午一般指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气网 jiajiachu.cn©2022-2028版权所有